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_第120章 《陇上花又开》:人心关隘环环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陇上花又开》:人心关隘环环扣 (第5/12页)

最好的选择。
  人生往往如此,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岔路去选对错、分好坏,老天爷就是要按着你的脑袋让你往前走。
  一个人在当下能做的,不过就是去走完脚下那条唯一的道路。只有走过去了,才有走岔路的机会,才有从羊肠小道和独木桥变成阳关大道的下一个机会。
  在看到曾掖这条线的时候,看到少年的心性起伏,陈平安又一次感到无奈,甚至疲惫。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原来真正难的不是改,而是知。
  顾璨如此,性情在尺子另一个极端上的曾掖,同样会犯错。
  唯一的例外,是曾掖如今还很稚弱,修为和心性都是如此,所以才有逐渐完善的机会。
  陈平安不会与曾掖讲自己的道理,而是教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根本认知,只要知道得多,就像手中撑着一把油纸伞,可以躲避更多的风雨。若是只与少年讲道理,而不让他知晓世道的复杂,无非是给曾掖编织了一个背篓,让他背着,然后陈平安只是在不断强行往里边塞东西,非但不会让曾掖走得更加顺畅,反而是让他负重前行,只会越来越吃力。
  道理,讲不讲,都要付出代价。学问,装进了背篓,一样未必是好事。
  世间文字是有力量的,文字汇聚而成的学问,则是有重量的。
  可这就像当年杨老头在陈平安腿上画就的八两真气符,虽然会让陈平安行走沉重,但是也可以砥砺武道。
  这些,都是陈平安在曾掖这第五条线出现后,才琢磨出来的自家学问。
  以前不是完全不懂,而是陈平安还不通透。
  行走太快,少年来不及。
  原来所懂的道理最怕半桶水,一走路,还要晃来晃去,提水桶的人,自然无比吃力。
  刘志茂突然笑着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陈先生,莫不是在‘观道’与‘合道’?”
  陈平安喝了口酒,像是在开玩笑:“原来真君真是知己。”
  刘志茂郑重其事地放下酒碗,抱拳以对:“你我大道不同,曾经互为仇寇,可是就凭陈先生能够以下五境修为,行地仙之事,就值得我敬重。”
  陈平安打趣道:“如果真君的人生轨迹,能够与我说上一说,帮我观道更多,我也会感激不已。”
  刘志茂连忙摆手:“知己不分敌人朋友,如今我们双方不是敌人,至少暂时不会是,以后再有冲突过招,无非是各凭本事。但也不是朋友,我为何要帮助陈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陈先生如今在咱们青峡岛密库那边,可是欠了不少神仙钱了。如果陈先生愿意以玉牌相赠,或是哪怕只是借我百年,我倒是可以大大方方,坦诚相待,陈先生问什么,我说什么,就算陈先生不问,我也会竹筒倒豆子,该说不该说,都说。”
  那块玉牌的原主人,是亚圣一脉的中土文庙七十二贤之一,更是坐镇东宝瓶洲版图上空的大圣人。
  刘志茂当然知道轻重。既忌惮,又垂涎。至于他可不可以接手,其实很简单,就看陈平安敢不敢送出手。
  刘志茂并不了解儒家的真正规矩,陈平安倒是知道很多。
  陈平安笑道:“这个你就别想了。”
  刘志茂本就不抱希望,自然不会失望。
  陈平安突然问道:“我如果手持玉牌,毫无节制地汲取书简湖灵气水运,直接涸泽而渔,尽收入我一人囊中,真君你,他刘老成,幕后的大骊宋氏,会阻拦吗?敢吗?”
  刘志茂脸色僵硬。
  陈平安微笑道:“放心,这合情合理,但是不合礼。所以即便你们不敢拦,我也不敢做。当然,如果万不得已,我会试试看,看看能否一步就跨入地仙境界。”
  刘志茂再次抱拳:“恳请陈先生莫要两败俱伤,对书简湖釜底抽薪,也让自己彻底失去这块护身符。”
  陈平安摇头道:“我在后,书简湖在前,先后顺序不能乱。”
  陈平安又站起身道:“走,有请真君陪我去趟春庭府,一起吃顿我们家乡的冬至饺子。”
  刘志茂跟着起身,瞥了眼那条无比凄惨的小泥鳅。
  一把半仙兵,两把本命飞剑,三张斩锁符。
  都是咱们书简湖的极好道理啊。
  实在得很。
  陈平安看也不看她,对刘志茂说:“去的路上,劳烦真君与我说说蛟龙遗蜕的剥取之法,回来之后,我再听听她的遗言,万一,她的道理能够说服我呢?”
  刘志茂哈哈大笑。
  两人离开屋子。
  到了春庭府那边,顾璨脸色惨白,妇人更是难掩惶恐。
  陈平安只说了一句话:“炭雪在我那边,想要与我讲一讲她的道理,就不来吃饺子了。”
  一顿饺子吃完,陈平安放下筷子,说饱了,与妇人道了一声谢。
  刘志茂便也放下筷子,二人联袂离开。
  之后,两人分道扬镳。
  刘志茂先返回横波府,再悄然返回春庭府。
  陈平安则独自返回屋子。风雪夜归人。剑仙的剑尖还在门上。
  陈平安打开门,进了屋子,炭雪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不想死。”
  陈平安关上门:“这就是你的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