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人心中须有日月 (第5/11页)
城隍,就别找我了,我就待在这里。” 李锦皱了皱眉头,问道:“真要如此?” 汉子挠挠头,神色恍惚,望向祠庙外的滔滔江水。 李锦打趣道:“你跟魏檗那么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又有大恩于他和那个可怜女子,怎么不自己跟他说去?” 汉子冷笑道:“不过是做了点不昧良心的事情,就算什么恩德了?就一定要别人回报?那我跟那些一个个忙着升官发财添香火的家伙,有什么两样?新城隍这桩事情,又不是我在求大骊,反正我把话放出去了,最终选谁不是选?选了我未必是好事,不选我,更不是坏事,我谁也不为难。” 李锦点点头,道:“行吧,我只帮你捎话,其余的,你自求多福。成了还好说,不过照我看,难。一旦不成,你少不了要被新的州城隍穿小鞋,可能都不需要他亲自出手,到时候郡县两个城隍就会一个比一个殷勤,有事没事就敲打你。” 汉子一脸无所谓。 毕竟文武庙不用多说,必然供奉袁曹两姓的老祖宗,其余像龙须河、铁符江、落魄山、风凉山这些大大小小的山水神祇,都已按部就班,那么依旧空悬的两把城隍爷座椅,再加上升州之后的州城隍,这三位尚未浮出水面的新城隍爷,就成了仅剩的可以商量、运作的三只香饽饽。袁曹两姓,对于这三个人选,势在必得,必然要占据之一,只是在争州郡县的某个前缀而已,无人敢抢。毕竟三支大骊南征铁骑大军中的两大主将,曹枰和苏高山,一个是曹氏子弟,一个是袁氏在军队当中的话事人。袁氏对于边军寒族出身的苏高山有大恩,还不止一次,而且苏高山至今对那位袁氏小姐,恋恋不忘,所以被大骊官场称为袁氏的半个女婿。 至于剩下的人选,这其中就涉及复杂的官场脉络,需要一众地方神祇去各显神通了。 一直光顾着“啃甘蔗”填肚子的朱衣童子抬起头,迷迷糊糊地问道:“你们刚才在说啥?” 汉子没好气道:“在寻思着你爹娘是谁。” 李锦接着说起先前的书铺客人,还说了自己的猜测。 汉子脸色凝重。 朱衣童子肚子一饱,心情大好,打了个饱嗝,笑呵呵道:“你还真别说,我刚认识了个龙泉郡的朋友。我前不久不是跑去红烛镇那边玩嘛,走得稍微远了点,在棋墩山那边,遇见了一大一小两个姑娘,说是在那儿等人,一个长得真是俊,一个长得……好吧,我也不因为与她关系亲近,就说昧良心的话,确实不那么俊了,可我还是跟她关系更好些,特投缘,她非要问我哪里有最大的马蜂窝,这个我熟悉啊,就带着她们去了,井口那么大一个马蜂窝,都快成精了的,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两个小姑娘给一大窝子马蜂追着撵,都给叮成了两只大猪头,笑死个人。当然了,当时我是很痛心的,抹了好些眼泪来着,她们也讲义气,非但不怪我,还邀请我去一个叫啥落魄山的地方做客。跟我关系好的那个小黑炭,特仗义,特威风,说她是她师父的开山大弟子,只要我到了落魄山,就有好吃好喝好玩呢。” 汉子一下子就抓住重点,皱眉问道:“就你这点胆子,敢见生人?” 朱衣童子悻悻然道:“我当时躲在地底下呢,是给那个小黑炭一竹竿子打出来的,说再敢鬼鬼祟祟,她就要用仙家术法打死我了。事后我才知道上了当,她只是瞧见我,可没那本事将我揪出去。唉,也好,不打不相识。你们是不知道,这个瞧着像是个黑炭的小姑娘,见闻广博,身份尊贵,天赋异禀,腰缠万贯,江湖豪气……” 朱衣童子一脸崇敬仰慕,猛然间想起一事,蹲在香灰堆里挖了半天,使劲抛出一枚市井铜钱,炫耀道:“瞧见没,这是她送我的带路犒劳。出手阔绰不阔绰?你们有这样的朋友吗?” 汉子讥笑道:“是小暑钱还是谷雨钱?你拿近些,我好看清楚。” 朱衣童子重新藏好那枚铜钱,白眼道:“她说了,作为一个一年到头跟神仙钱打交道的山上人,送那些神仙钱太俗气,我觉得就是这个理儿!” 李锦摇晃折扇,微笑道:“是很有道理。” 汉子懒得理睬这个脑子拎不清的小东西。 夜幕中,铁符江畔,青衫剑客一人独行。 在昔年的骊珠小洞天,如今的骊珠福地,圣人阮邛订立的规矩,一直很管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临近那座江神祠庙。 一位怀抱金穗长剑的女子出现在道路上,看见了来者背负的长剑,她眼神炙热,问道:“陈平安,我能否以剑客身份,与你切磋一场?” 陈平安看了一眼当年那位宫中娘娘身边的捧剑侍女,如今大骊品秩最高的江水正神,然后说了一句话:“我怕打死你。” 铁符江水神杨花没有动怒,不过她那双金色眼眸流溢出来的审视意味,有些肆无忌惮,再一次认认真真打量起眼前的年轻剑客。 杨花作为神灵,以金身现世,素雅衣裙外流溢着一层金光,使得本就姿色出众的她,愈发光彩夺目。夜幕沉沉,一轮江上月,宛如这位女江神的首饰。 反观她对面的那个年轻人,远远没有她这般“遗世独立”。 当年杨花也用这种视线打量过陈平安,当时他是位草鞋少年,她从他身上只看出一股穷酸,以及淡淡的拳意。 此时此刻,她只看到陈平安腰间那枚被魏檗选中的养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