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江湖还有陈平安 (第5/14页)
兽散,退回山林中去。 陈平安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有些……无聊。 想必就算说给了宋老前辈听,那位心气已坠的梳水国老剑圣也不会在意了,多半会像上次酒桌上那样,笑言一句:天底下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烦心事,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壶酒。 陈平安看了眼那个一直袖手旁观的随军修士。后者点头致意,并无半点出手的意思。 陈平安最后也没多做什么,就只是跟他们借了一匹马,当然是有借无还的那种。一人一骑,离开此地。 那名丢了本命飞剑的老剑修,不知为何,没敢开口,任由那个年轻人带走自己的半条命,好像只要自己开口,仅剩的半条命也会没了。 龙门境修士更是不会开口求情。 在山上,那些梳水国江湖人拼命狂奔。 有人心里揣测,那人高深莫测,莫不是驻颜有术的山上神仙? 也有些人腹诽不已。什么神仙,就算是,还不是跟那个被抢了飞剑的老剑仙一路货色,黑吃黑罢了。这种人便是本事高了又如何,称得上英雄好汉吗? 但也有位少年,虽然依然不喜欢那个人,但是向往那个人的风采。 还有位女子,幽幽叹息。 有数人掠上高枝,查探敌人是否追杀过来,其中眼力好的,只看到道路上,青衫剑客头戴斗笠,纵马飞奔,双手笼袖,没有半点志得意满,反而有些萧索。 有人歪头吐了口唾沫,不知是嫉妒还是愤恨,狠狠骂了句脏话,结果就发现那位青衫剑客似乎心生感应,转头看来,吓得枝头那人一个站立不稳,摔下地面。 陈平安突然转头说道:“韦蔚,帮我捎句话给宋老前辈,就说那把被带去中土神洲的剑鞘,以后我会用对方在剑水山庄讲理的方式,送回来。” 一抹浅淡青烟凝聚现身,跟随一人一骑,御风而行,正是脚踩绣花鞋的梳水国四煞之一,女鬼韦蔚。 陈平安突然笑了起来,道:“再加一句,可能要劳烦宋老前辈等很久,我将来去中土神洲之前,一定会再去找他喝酒。” 韦蔚嫣然一笑。她悬停在空中,不再跟随,目送那一骑绝尘而去。 女鬼韦蔚御风远游,如缩地山河,自然要早于车队到达剑水山庄。 韦蔚重返山庄做客,宋雨烧依旧没有露面,还是宋凤山和柳倩接待。 宋雨烧当年在古寺放过韦蔚一马,不意味着这位梳水国老剑圣就待见她,即便是对自家的孙媳妇,梳水国四煞之一的柳倩,宋雨烧当年何尝就没有心结了?只是当一位恪守老规矩的老江湖,年纪大了,回归家庭,兼有自省,尤其经历过那次剑鞘的买卖一事,宋雨烧才彻底认可了柳倩,由着柳倩持家,甚至还愿意为她将来成为山水神祇一事而奔波,主动与韩元善往来,以至于宋雨烧已经得了书院的青眼,本该板上钉钉的破境一事,也成了一场镜花水月。 宋雨烧这次与陈平安重逢,其实尤为高兴。不光是因为亲眼看到陈平安成了一位山上剑仙,更是因为陈平安的江湖路,像他宋雨烧走过的。 一条路上,行人寥寥,偶然相逢,风雨之中,并肩而行,该有醇酒。 若说第一次相逢,宋雨烧还只是将那个背着书箱、远游四方的少年陈平安当成一个很值得期待的晚辈,那么第二次重逢,与头戴斗笠、背负长剑的青衫陈平安,一起喝茶饮酒吃火锅,就更像是两位同道中人的心有灵犀,惺惺相惜。不过这是宋雨烧的切身感受,事实上陈平安面对宋雨烧,还是一如既往,无论是言行还是心态,都以晚辈身份礼敬前辈。对此宋雨烧也未强行拒绝,江湖人,谁还不好点面子? 在听闻宋凤山和柳倩再次接待韦蔚一事后,宋雨烧就来到了瀑布那边的水榭独坐。已经多年不曾佩剑练剑的宋雨烧,今天将那位老伙计横放在膝上。老伙计剑名“屹然”,当年就是无意中捞取于眼前这座深潭的砥柱石墩机关当中,那把青竹剑鞘亦是,只不过剑与剑鞘似乎是遗落之人拼凑在一起的,并非“原配”。 屹然当然是一把江湖武夫梦寐以求的神兵利器,宋雨烧一生喜好游历,拜访名山,仗剑江湖,遇到过不少山泽精怪和魑魅魍魉,能够斩妖除魔,屹然剑立下大功。宋雨烧行走四方,寻遍官家私家的书楼古籍,找到了一页残篇,才知道此剑是别洲武神亲手铸造,不知哪位仙人跨洲游历后,遗落于东宝瓶洲,古籍残篇上还有“砺光裂五岳,剑气斩大渎”的记载,气魄极大。 只是那把竹鞘的根脚,宋雨烧曾经问遍山上仙家,依旧没有个准信。有仙师大致推测,兴许是竹海洞天那座青神山的灵物。但是由于竹剑鞘并无铭文,也就没了任何蛛丝马迹,加上竹鞘除了能够成为“屹然”的剑室而内部毫无磨损的异常坚韧之外,并无更多神异,宋雨烧之前就只将竹鞘,当做了屹然剑主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不承想原来竟是委屈了竹鞘? 宋雨烧低头望去,古剑屹然依旧锋芒无匹,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光华流转,水榭这处水雾弥漫,却遮掩不住剑光的半点风采。 宋雨烧伸出手掌,轻轻拍打剑身,重新抬头望向那条飞流直下的瀑布,如仙人雪白长发从天上垂挂而下,喃喃道:“老伙计,咱们啊,都老啦。” 议事堂那边,韦蔚说过了那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