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吾心安处打个盹 (第4/17页)
走了一条石毫国京城以东的路线,南下之时,则是换了一条轨迹。 这天滂沱大雨中,他们牵马歇息于一座破败行亭,陈平安心弦一震,袖中木匣颤抖微烫。竟是有一把最不该出现的传讯飞剑,来了。 刘志茂已经被拘押在水牢,绝无可能在刘老成和那拨奇怪修士的眼皮子底下,还有本事驾驭自家小剑冢飞剑传信给陈平安。 陈平安甚至都打算视而不见。 只是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陈平安还是小心翼翼收起那把确实是刘志茂的传信飞剑,打开飞剑禁制。 密信就三句话。 “此行返回书简湖,你要小心了。” “之所以有此提醒,与你陈平安无关,与我们的既定买卖也无关,纯粹是看不得某些嘴脸,为表诚意,就借用了刘志茂的飞剑。” “截留飞剑,无须回信。” 陈平安收起木匣后,陷入沉思。 是宫柳岛刘老成的手笔无疑,但是为何如此,就值得推敲了。 刘老成坦诚相告的“提醒”,绝不会是表面上的书简湖形势大变,这根本不需要刘老成来告诉陈平安,陈平安眼不瞎耳不聋,又有章靥前来通风报信,以刘老成的心思缜密与野心气魄,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此一举,多费唇舌。那么刘老成的所谓提醒和小心,肯定是在更细微处,极有可能,与他陈平安本人,息息相关。 陈平安站在不断漏水的小行亭边缘,望向外边的阴沉雨幕。现在,有一个更坏的结果,在等着他了。 章靥借助青峡岛狡兔三窟的那条隐蔽密道,逃出书简湖,说不定就在某些幕后人的意料和算计之中。 可为何没有直接对顾璨和春庭府出手,没有选择一个更加简单省事并且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迫使自己火速赶往书简湖,直接打杀自己便是呢? 陈平安喟叹一声,喃喃道:“又是大道之争吗?那么不是东宝瓶洲这边的‘宗’字头出手,就说得通了,杜懋所在的桐叶宗?还是……太平山,肯定不是。登上桐叶洲第一个路过的大宗门,扶乩宗?可是我当时与陆抬只是路过,并无任何纠葛才对。大道之争,也是有高下之分、宽窄之别的,能够不依不饶追到东宝瓶洲来,对方必然是一位上五境修士,所以扶乩宗的可能性不大。” 陈平安眉头紧皱,接着道:“可要说是那位道法通天的老观主,也不像。到了他这边,大道又不至于如此之小。” 陈平安突然转头道:“曾掖,马笃宜,你们不用陪我返回书简湖,直接去石毫国与梅釉国接壤的边境,就在那座留下关等我。” 曾掖想要说话,却被马笃宜扯住袖子。 陈平安转回头,继续望着雨幕。 行亭一别,单骑南下。 那件厚实的青色棉袍,换成了单薄合身的青衫。 陈平安顺利来到书简湖地界的绿桐城,毫无波折。 绿桐城毕竟是书简湖边缘势力,书简湖那边的暗流涌动,风云变幻,以及苏高山在池水城那边惊世骇俗的言语举动,对于此地居民而言,无论是没能占岛为王、开创门派的闲散修士,还是讨口饭吃的老百姓,很多时候,事情越大,反而越安静,因为大势之下,不认那个命,还能如何?尤其是那些土生土长的凡夫俗子,外边的世道这么乱,即便有点积蓄,又能搬到哪里去,敢吗? 绿桐城多美食。陈平安随便找了家包子铺,有点意外之喜,买了两个,爱吃,又买了两个。陈平安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觉着九分饱了。 铺子是新开的,掌柜很年轻,是个刚刚不算少年的年轻人,生意还不错。 陈平安在绕着书简湖边境从绿桐城去往池水城的途中,又打听了些消息,比起战乱不断的石毫国,这里的小道消息,显然会更加接近真相。 在池水城那座熟悉的渡口,大半年过去了,那艘渡船依旧安安静静系在岸边。 即便青峡岛刘志茂已经彻底失势,可是青峡岛头等供奉的那个身份,还算有些分量。 来的路上,将那匹马留在了一家客栈,陈平安给了笔银子,让客栈帮着喂养。 斗指丙为大暑,整座书简湖,热气升腾,就像一座大蒸笼。 很难想象离开书简湖那会儿,此地还是处处白雪茫茫的山水画卷。 陈平安独自撑船返回青峡岛。 停船登岸后,过了山门,门房老修士还是无精打采,见着了重返青峡岛的账房先生,笑脸依旧。好像岛主刘志茂的消失,还有那座已成废墟的横波府,以及大骊主将的投鞭书简湖,都没能影响到这位老修士的悠闲日子。 陈平安与门房老修士打过招呼,闲聊几句,去开了门,并无异样,就是积攒了一些灰尘,因为离开青峡岛之前,说过这边不用打扫。 陈平安先去了趟已成遗址甚至再无重建可能的横波府,站在废墟边缘,沉默片刻,这才转身走向豪门依旧的春庭府。 如今青峡岛群龙无首,能够勉强维护局面的章靥又销声匿迹,素鳞岛上的刘志茂大弟子田湖君,作为一位本土金丹修士,竟然在这种时候闭关了,加上顾璨又失去了那条小泥鳅,藩属岛屿上的大供奉俞桧之流,如今与刘志茂的一些嫡传弟子,来往隐蔽,各有谋划。 相信这段时间的春庭府,没了死死压一头的横波府和刘志茂,看似风光,实则相当煎熬。天塌下来,个高的顶上。现在刘志茂已经这样了,下一个轮到谁?春庭府上上下下,再不谙大势,也会心知肚明。 此时,顾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