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巧了,我也是剑客 (第5/16页)
真正算无遗策的人,只有对大势的精准预判,然后每个步骤都符合审时度势的宗旨,才是正道。” 韩靖信满脸心悦诚服道:“曾先生高见。” 曾先生突然皱眉不语,盯着远处约莫四十步外、一触即发的战场。 胡邯与那位身穿青色棉袍的年轻修士,已经各自停步。 胡邯身后那一骑,许姓武将手持长槊,也已停马不前。 韩靖信疑惑道:“那个年轻人找死不成?非但没有撤退,凭借仙家术法牵扯胡邯,再祭出几件杀力大的本命物,反而主动上前,是要服软,双手奉上那位狐皮美人?看来山上的神仙老爷,骨头也不比山下的俗人重多少嘛。摊上这么个主子,那头艳鬼也算遇人不淑了,这难道不是我这种王八蛋负心郎才会做的事情吗?” 曾先生没有附和韩靖信最后那句“俏皮”话,神色凝重几分,说道:“处处都不对劲,此人的的确确是位修士才对,身上有着大小两座天地的灵气流转气象,要么是修为太浅,只有下五境,所以灵气流转得晦暗凝滞,要么就是隐藏得深,达到了观海境甚至是龙门境修士的高度,所以连我都无法看破。可我一直在观察此人下马行走的细微迹象,步伐还算稳健,可若说他是一位出人意料的纯粹武夫,拳意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我们武夫身上独有的那种‘意思’……却又松垮得很,简直就是个没有明师帮忙领路的门外汉。先不提这两种可能性,我现在只能确定一件事:那个年轻人,绝对没有与我们善了的打算。” 韩靖信双手并拢,将那枚玉佩贴在掌心摩挲,笑道:“会不会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傻子?在山上或是师门周边地界,耍威风惯了,根本没瞧出胡邯的可怕?” 曾先生摇头道:“不像。” 他很快改了说法,再次摇头道:“不是。” 韩靖信百无聊赖,一次次吐气,呼出大团大团的白雾,道:“咱们就别瞎猜了,那个家伙是骡子是马,胡邯一拳下去,就清楚了。” 韩靖信放低嗓音,嘿嘿笑道:“胡邯真要碰了硬钉子,也不是坏事,我那两笔赏赐,胡邯说不定会真正感激几分,这可是相当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曾先生哑然失笑,轻轻点头。 韩靖信有些话语泄露出来的心性,真是让旁人不得不服气。 这位尚未就藩的皇子殿下,就已经能够驾驭桀骜不驯的胡邯,以及那位心高气傲的许将军,不光是靠身份。 看人挑担,会吃力才叫怪事,韩靖信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停马持槊的许将军则是内心波澜不惊。 只有胡邯身在局中,比起远在身后观战的曾先生,要更加直观。从一开始的摩拳擦掌,雀跃不已,到离着那个年轻男人越来越近,胡邯竟然生出一丝危机感。 直到双方停步,相距不过五步。 胡邯脸上笑意不变,瞥了眼对方悬挂腰间一侧的竹刀和古剑问道:“小子,你该不会也是位纯粹武夫吧?” 那个一身青色棉袍的年轻人点点头,反问道:“你说巧不巧?” 胡邯笑眯眯道:“巧啊,怎么不巧?既然大家都是江湖中人,那我就要忍不住讲一讲江湖道义了,咱俩商量一下,你和少年只管离去,留下那头狐皮女鬼,咋样?” 陈平安笑着不说话。 胡邯视线偏移,再次打量起陈平安身后雪地上脚印的深浅。 寻常人看不出差别,可胡邯作为一位七境武夫,自然眼力极好,瞧得细致入微,年轻人从下马落地,再走到这里,走得深浅不一,高高低低。 陈平安微笑道:“别看了,你看不出真相的。我第二次出门游历的时候,独自一人,乘坐仙家渡船,就早早知道了该如何隐藏步伐的深浅和呼吸的快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练拳越来越多了之后,习惯成自然,可能我有些时候,自己都没在意。” 胡邯愣了一下,啧啧道:“小兄弟,还是位高手啊!” 陈平安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问道:“你是金身境武夫?不过底子打得稀烂,跟纸糊的差不多。” 胡邯呵呵一笑道:“小兄弟这话说得伤人感情了,小心我一个不高兴,就把你的舌头连根拔出。” 陈平安点头道:“怪我,最近小半年,跟已死之人打交道太多,习惯了多聊聊,其实以前我只要是与人对敌,不这样的。” 胡邯恍然道:“难怪,不打紧不打紧,作为江湖前辈,我跟小兄弟恰好相反,我最喜欢一边跟人聊天……一边杀人!” 胡邯脚底下的雪地,雪花四溅。 他一拳砸向陈平安腹部。 双袖卷起的陈平安一手负后,一手掌心轻轻按住那拳头,一沾即分,身形却已经借力趁势向后飘掠出四五步。 胡邯一拳落空,如影随形,出拳如虹。身侧两边的漫天风雪,都被雄浑充沛的拳罡席卷倾斜。 陈平安以手肘抵住胡邯一拳,身形又倒滑出去数步,再往后小两步,就是那匹坐骑了。 胡邯觉得大致试探出这个神神道道的年轻人的真正底子了,正打算不再藏掖,来个干脆利落,痛下杀手,结果年轻人那手肘不但挡回了自己的拳头,还骤然间爆出一阵洪水决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