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陇上花又开》:人心关隘环环扣 (第9/12页)
此婆婆妈妈,絮叨个半天,有这闲工夫,我闭关修行不行啊?不小心修出个玉璞境,他娘的看大骊还敢不敢磨刀,还舍不舍得卸磨杀驴!同样是玉璞境,一个阮邛,都快给大骊宋氏捧上天了。我这个只差半步的元婴,比起阮邛,真是半境之差,就要气死人。 “话说回来,怎么收买人心,当年还是你手把手教我的。” 刘志茂从章靥肩头收起手,又给他整理了一下衣襟,笑道:“我希望身边的老伙计,总归得有一个人,有个善终的结局。反正是举手之劳,别谢我啊,不然就见外了。” 章靥突然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老王八蛋,要是真有给大骊或是刘老成活活打死的一天,我却躲起来了,六十年过去,我还怎么在黄泉路上追上你,陪你说说话?” 章靥摇摇头,轻声道:“我不走。” 刘志茂看着这个又犯倔的家伙,说了句题外话:“你倒是能跟咱们那位账房先生当个朋友:聪明的时候,根本不像个好人;犟劲上头的时候,就像个脑子进水的傻子。” 章靥道:“你现在心性不太对劲,无益于修行,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时候一口气坠下,你这辈子都很难再提起来,还怎么跻身上五境?那么多大风大浪都熬过来了,难道还不清楚,多少死在我们手上的对手,都是只差了一口气的事情?” 刘志茂“哎哟”了一声:“章靥,可以啊,又开始教训起我来了,还敢跟我谈修行了,真以为咱俩还是当年两个观海境的愣头青啊?” 章靥笑道:“我跻身洞府境的时候,能算是愣头青,你刘志茂那会儿,年纪已经不小了,没办法,你们这些野狗刨食的山泽野修嘛,混得就是比我们谱牒仙师要差劲很多。” 刘志茂嘲笑道:“在书简湖当了这么多年的野修,到头来还是愿意以谱牒仙师自居啊?” 章靥喃喃道:“有件事情,一直放在心底没跟人讲过,我从跟着那个叫刘志茂的家伙,来到书简湖的第一天起,就无比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亲眼看到那个刘志茂以野修身份,在书简湖开宗立派。所以这些年,我经常去一个地方逛荡,那是我和刘志茂在书简湖最早的立足之地,一个跟横波府同名的小岛屿——横波岛,巴掌大小的地儿,后来被一位在当时来看无可匹敌的金丹仇家,直接用本命法宝给打没了,真是气死我了,当时背着那个半点没有气馁的刘志茂,一个人划船过去,在那边默默流泪,哭也,苦也。” 陈平安和谭元仪几乎同时到达横波府。 只是一明一暗。 刘志茂亲自出门将手持炭笼的账房先生,领到一间密室,四壁与地面竟然都是雪花钱,然后只摆放了四张蒲团。 粒粟岛岛主谭元仪已经坐在其中一张蒲团上,正在闭目养神,当刘志茂和陈平安并肩走入时,他睁开眼,站起身,笑道:“陈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 陈平安问了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书简湖的近况,谭岛主你的那位绿波亭同僚,如今身在青鸾国的李宝箴,能不能够知晓?” 谭元仪说道:“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关键谍报的交换。如果陈先生不愿意在谍报上被提及太多,我可以亲自润饰一二。” 陈平安拱手致谢。 谭元仪说了一番客气话,什么陈先生可是龙泉郡的山大王,还是北岳正神魏檗的挚友,在绿波亭内部,人人久仰陈平安的大名。 陈平安听后心中非但没有惊喜和感激,反而开始担忧今夜的秘密会晤。 大骊官场,尤其是安插在大骊王朝以外的谍子,最重规矩律法。谭元仪所谓的“润饰”,就是破例,若是换成书简湖的山泽野修,当然可以理解为双方做买卖的铺垫和诚意,可是陈平安刚好是极其熟稔大骊某些运作规矩的人,没办法,曾经的死敌,刚好是绿波亭的原先主人,那位宫中娘娘,是大骊王朝最有权势的女子。谭元仪既然敢坏了规矩,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意味着他需要在陈平安身上悄悄找补回来,这也是做买卖的分内事,在商言商罢了。很多朋友,坏在一个钱上,反目成仇,未必全是那些所谓的朋友不厚道,自身亦是错在了“拎不清”上。至于这里边还应该讲一讲的顺序先后、对错大小,又往往因为一味感情用事,误人误己,两败俱伤。 三人一起落座。 一位大骊谍子头目,过江龙。 一位书简湖元婴修士,地头蛇。 一位既是籍贯在大骊龙泉郡,又是青峡岛供奉的账房先生,过路客。 陈平安盘腿而坐,双手摊放在炭笼上,直截了当问道:“因为老龙城变故,大骊宋氏欠我金精铜钱,谭岛主知不知道?” 谭元仪点点头:“这是绿波亭头等机密,绿波亭所有隐匿在东宝瓶洲中部的谍子死士,只有我可以接触到一些大概,属于大骊公文里边故意语焉不详的那部分,但具体内幕,我依然没资格知道。” 陈平安又问道:“大骊军方,比如在先后到达朱荧王朝边境的两支铁骑,是不是都对谭岛主很不满?” 谭元仪脸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