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_第120章 《陇上花又开》:人心关隘环环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陇上花又开》:人心关隘环环扣 (第12/12页)

瀺早就制定出一套近乎烦琐的规矩,但那些边军将帅无所谓,反正自有幕僚帮着解惑,而且一旦违例要付出代价,还可以凭借军功抵过,只要战功足够。比如,遇上了冥顽不化的城池,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最后一旦成功破城,主将可以下令屠城,别说是两条腿的人,还可以杀得鸡犬不留,但是这种违反那本南征律例册子的泄愤之举,大骊随军监军和那些留守文官最多是建言,不会死劝,更不会弹劾,因为这种情况,一样在国师大人的规矩之内,只需要拿出那本册子,翻翻一路杀敌积攒下来的功劳簿,以及破城军功,拿去跟屠城所需代价算一算,足够抵过;如果还舍得战功被抹,舍得事后捞不到一个大骊新设的封疆大吏“巡狩使”官职,那就只管去做,大骊朝廷绝对不会对你秋后算账。
  可若是军功不够,还敢肆意屠城或是坑杀败军降卒,那简单,就杀头。所有军伍当中的武秘书郎,哪怕是主将身边的心腹武秘书郎,一样需要听令于大骊国师交予监军的令牌,监军可以直接当场将下令屠城的主将斩立决,然后还要被传首各支大骊边军。一颗人头还不够,在大骊本土的家族一起帮着补过,补到足够为止,若是杀光了还不够,没关系,大骊国师说了,就当是大骊对你这些年的戎马生涯,破例法外开恩了。
  如果刘老成没有出现,这笔买卖,对谭元仪,对刘志茂,对大将苏高山,还有对大骊,是四者皆赢的大好局面。
  结果蹦出个已经两百年没在宫柳岛露面的刘老成。
  刘老成这根搅屎棍的出现,使得刘志茂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对书简湖的掌控,而谭元仪的下场,也不比青峡岛顾璨和那条畜生好到哪里去,都属于无妄之灾。
  这会儿,刘志茂眼观鼻鼻观心,老僧入定一般。
  陈平安微微抬手,搓了搓掌心:“谭岛主跟攻打石毫国的那位大骊主将苏高山,关系如何?”
  谭元仪说得很坦诚:“关系很一般,苏高山看上的,是书简湖千余岛屿的孝敬钱和卖命钱,拿不出来,随时可能翻脸,连我这半个自家人,都无法例外。虽说武将绝对无法干涉绿波亭事务,可是我这种谍子,光是绿波亭内部,就多达十余位,更不要说还有差不多性质的牛马栏和铜人捧露台,都不比绿波亭逊色。”
  陈平安笑道:“更不妙的是绿波亭,原本是那位娘娘亲手打造而出,虽说如今变成了大骊国师的养子,可毕竟不是亲生的。最最不妙的,则是同样在绿波亭内做到谭岛主这个高位的谍子李宝箴的升迁之路,注定更加顺遂,反而像谭岛主这样绿波亭资历深厚的前朝老臣子,就有些难熬了。”
  谭元仪笑道:“对待牛马栏和绿波亭,国师大人是不会有所偏心的。”
  陈平安一针见血道:“对待牛马栏和绿波亭,当然不会偏心。可是具体对待绿波亭每一个被那位娘娘提拔起来的心腹老人,会不会呢?可能国师度量极大,就不会,可能肚量没那么大,就会。可能今天乱世用才,就不会,可能明儿天下太平,就会。可能今天递了投名状,与娘娘划清了界限,明天就突然天降横祸,被不太聪明的别人给株连。似乎都有可能。”
  谭元仪叹息一声,没有反驳。
  刘志茂依旧一副置身事外的散淡模样。
  陈平安心中也叹息一声。
  在谭元仪这边,打开死结,有意义,但是意义不大。
  但是哪怕没有开始做买卖,就已经知道结果会不尽如人意,今夜的会谈,依旧是必须要走的一个步骤。
  陈平安需要通过了解谭元仪所有细微处透露出来的一个个小的真相,去解开一桩桩心中疑惑,然后再去汇总、甄别那个看似模糊但是有迹可循的大势脉络。
  陈平安笑道:“形势确实不是太好,可是患难生交情,谭岛主,刘岛主,那咱们就当一回精诚合作的盟友,开始聊聊细节步骤,三方相互查漏补缺?”
  谭元仪微微坐直几分,沉声道:“陈先生愿意投桃,谭元仪必然报李!”
  刘志茂更是开口说话,笑道:“如此甚好!”
  深夜时分。
  陈平安独自离开横波府,返回青峡岛山门,将炭火早已熄灭的炭笼放回屋子,悬挂好养剑葫,换上了那件法袍金醴,再在外边穿上厚实的青色棉袍,拔出房门上的那把剑仙,归鞘背在身后,径直走向渡口,解开那艘小渡船的绳索,去往宫柳岛。
  水路遥远。只是陈平安并不心急,撑篙划船,渡船如一支箭矢,破水而去。
  书简湖太过广袤,即便渡船如同疾鸟飞掠,可天亮时分,犹然没有看到宫柳岛的影子。
  大雪飞鸟绝。
  陈平安休憩片刻,便停船在湖心某处,手持一根筷子,摆放一只白碗,轻轻敲击,叮叮咚咚。
  侧耳倾听。
  既像个街边乞讨要饭的乞儿,但又像那种退隐山林、孤云野鹤的年轻仙人。
  陈平安就这么自得其乐了一炷香工夫,将碗筷都收入咫尺物。
  然后搓了搓脸颊,然后深呼吸一口气。
  凉风大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