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在书院 (第3/11页)
过。 正在打盹的老先生想起一事,向那个背影喊道:“小宝瓶,你回来!” 李宝瓶没有停下身形,双手挥动,原地踏步,扭头看了眼正在朝自己招手的老夫子,便倒退而跑,竟然跑得还不慢…… 李宝瓶倒退着跑回了门口,站定,问道:“梁先生,有事吗?” 姓梁的老先生好奇地问道:“你在路上没遇到熟人?” 李宝瓶瞪大眼睛,摇头道:“没啊。” 梁老先生笑问道:“那你今儿是不是没从白茅街那边拐进来?” 李宝瓶点头道:“对啊,怎么了?” 梁老先生笑眯眯问道:“宝瓶啊,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先回答我的问题,你觉得我学问大不大?” 李宝瓶想了想:“比茅山长小一些。” 梁老先生顿时被这个实诚的小姑娘噎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换个角度去想,小姑娘拿自己跟一位儒家书院圣人做比较,怎么都是句好话吧? 于是梁老先生心情还不错,就告诉李宝瓶有个年轻人来书院找她,先是在门口站了挺久,后来去客舍放下行李后,又来了这边两次,最后一趟是半个时辰前,来了就不走了。 梁老先生笑道:“我就劝他不用着急,我们小宝瓶对京城熟悉得跟逛荡自家差不多,肯定丢不掉,可那人还是在这条街上来来回回走着,后来我都替他着急,就跟他讲你一般都是从白茅街那边拐过来的,估计他在白茅街那边等着你,没见着你,就又往前走了些路,想着早些瞧见你的身影吧,所以你们俩才错过了。不过不打紧,你在这儿等着吧,他保准能很快回来。” 李宝瓶猛然转身,就要飞奔离去。 梁老先生着急道:“小宝瓶,你是要去白茅街找他去?小心他为了找你,离着白茅街已经远了,再万一他没有原路返回,你们岂不是又要错过?怎么,你们打算玩捉迷藏啊?” 李宝瓶着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原地团团转。这可是书院夫子们从未见过的光景。 李宝瓶泫然欲泣,突然大声喊道:“小师叔!” 老夫子心神一震,眯起眼,气势浑然一变,望向大街尽头。有人一袭白衣,身形如同一道白虹从白茅街那边拐入视野,然后以更快的速度一掠而来,转瞬即至。 当那个年轻人飘然站定后,两只雪白大袖依旧飘荡扶摇,宛如风流谪仙人。 陈平安站在红衣小姑娘李宝瓶身前,笑容灿烂,轻声道:“小师叔来了。” 李宝瓶积攒了很多话,可当她真见到了陈平安,一句句到了嘴边的话,又都掉回了肚子。 陈平安伸手在李宝瓶额头比画了一下:“长高了不少嘛。” 李宝瓶蹦跳了一下,愁眉苦脸道:“小师叔,你怎么个子长得比我还快啊,追不上了。” 陈平安帮她擦去脸上的泪水,结果李宝瓶一下子撞入他怀中,陈平安有些措手不及,只得轻轻抱住小姑娘,会心而笑,看来长大得不多。 姓梁的老夫子看着这一幕,怎么说呢,就像在欣赏一幅世间最清新温馨的画卷,春风对杨柳,青山对绿水。有句诗词写得好,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所以梁老夫子也挺开心,乐呵呵的。 一大一小,跟梁老夫子打过招呼后,步入书院。 李宝瓶像只小黄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给陈平安介绍书院里边的情况。 两人来到客舍那边,陈平安看到一位高大老者与裴钱站在门口,裴钱悄悄张大嘴巴,没出声,只摆出了个“茅”字的口形。 走多了江湖,陈平安下意识就要抱拳,随即赶紧收起来,学那儒生向这位山崖书院副山长作揖行礼。 茅小冬点头致意,向前跨出:“陈平安,我们聊聊。” 留下十二岁的李宝瓶和十一岁的裴钱在客舍门口。一个红襦裙,一个小黑炭。 李宝瓶看着裴钱,裴钱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低下头,不敢跟她对视。 李宝瓶绕着裴钱走了一圈,最后站回原地,问道:“你就是裴钱?小师叔说你是他的开山大弟子,一起走了很远的路?” 裴钱耷拉着脑袋,点点头。 李宝瓶问道:“小师叔说你习武天赋很好,人可聪明了,跟我当年一样能吃苦,还说你最大的憧憬,就是以后骑头小毛驴闯荡江湖?” 裴钱抬起头,看了眼李宝瓶,又低下头,点点头。 李宝瓶想了想,说道:“好吧,那我送你两件东西,作为见面礼,跟我走。” 裴钱咽了口唾沫,不敢挪步,虽然裴钱知道这个喜欢穿红衣服的小姐姐,肯定不是那种坏人,可她就是害怕走到哪个阴暗巷弄,李宝瓶一转身就给她套了麻袋,到时候往书院外头的大隋京城某个角落一丢。 李宝瓶本来已经转身跑出几步,转头看到裴钱像个木头人似的站在那儿,善解人意道:“小师叔说了好些你的事情,说你胆儿小。行吧,把黄纸符箓贴额头上再跟我走。” 裴钱赶紧掏出一张宝塔镇妖符,啪一下贴在脑门上,这才有了些胆气,慢慢悠悠向前走。 李宝瓶脚步飞快,只是为了照顾裴钱的走路速度,所以只好步子极小,双臂就像在荡秋千,后退着跑到裴钱身边:“裴钱,你是小师叔的开山大弟子唉,就算再人生地不熟,害怕在书院遇上陌生人,也要假装胆子很大啊。再说了,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的,放心吧。” 裴钱挤出一个笑脸,掏出一张挑灯符,递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