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真先生也 (第11/12页)
恩人陈平安挡下刺客的壮举,其中就提及剑修杀力之凌厉巨大,飞剑之神出鬼没,让她心向往之。 如此才好,藕花福地太小,容不下她的剑,这座天下够大,她有朝一日,定要去那最高处出剑! 隋右边继续闭上眼睛,她的对手,从来不是魏羡三人,修行一事,她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大泉王朝正值繁荣鼎盛。 车厢外边马蹄阵阵,沿途许多乡野稚童都会驻足观望,村夫村妇们也不畏惧,眼光中只有好奇。 陈平安骑马而行,看着那些大泉百姓。当年身边带着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在大雪纷飞时节过关入境,曾碰到了大骊一队精锐边军斥候,训练有素,极其精悍,看了他的通关文牒后,就笑着建议他们可以去往烽燧借住,躲避风雪。 对于大骊皇帝、藩王宋长镜,以及邻居宋集薪,陈平安的印象可算不上好,但正是因为那次偶遇,陈平安对于大骊王朝,没有了成见。 当天队伍在黄昏时分下榻于一座临近州城的大驿馆,驿馆极其雅致,还有一个小园林,绿竹丛丛。 当晚姚镇就亲自给陈平安送来一幅堪舆图。陈平安当时在屋内端详那块玉简,裴钱在桌对面打哈欠,脑门上贴着一张宝塔镇妖符,理由是她听说竹林容易出现女鬼,风一吹,哗啦啦地响,总觉得就会有女鬼在竹林间飘来荡去。姚镇敲门后,裴钱立即跑去开门,老将军见着了额头贴符箓的小丫头,一问缘由,哈哈大笑,说就算真有鬼祟隐匿竹林也不用怕,军伍出身的姚家儿郎,一个个阳煞十足,是鬼魅害怕他们才对。 裴钱“哦”了一声,摘下符箓放在桌上,就去自己的屋子睡觉了。 姚镇用手往下压了压,示意陈平安坐下说话。两人落座,陈平安自然要道谢,官府堪舆图,一直是朝廷严禁流入民间的物品,比起弓弩之类的兵器管制得更加严格。 姚镇笑道:“不是多大的事情,本地刺史答应得很爽快,当官当到了封疆大吏的分上,就不用太理会这种事情了。你也别觉得欠了我多大人情。话说回来,那刘刺史一开始见着了我,十分局促,没办法,他有个亲家,在兵部衙门当差,这不就落到我手上了,一听说我要一幅堪舆图,你是不知道当时他的脸色,那叫一个如释重负啊。” 陈平安笑道:“那我可就真不客气了?” 姚镇伸手指了指陈平安,笑道:“你啊你,我就不明白了,两场厮杀,生死可谓头等大事了,恩公是何等的爽利人,怎么到了日常相处,却如此规矩,不痛快,不豪气。” 陈平安无言以对。 姚镇轻声道:“我那孙子,姚仙之,脸皮薄,不敢开口,就求我来跟你说一声,想要你指点一下他的武艺。你觉得咋样?” 陈平安仔细想了一下,答道:“如果只是客客气气切磋一下,我自无不可。但是如果他想要真正有所收获,我推荐他去找魏羡,我帮他跟魏羡打声招呼。” 姚镇一本正经道:“那小子就是想要客气一下。” 陈平安无奈道:“那我明天跟他搭个手。” 姚镇抚须笑道:“那么客气之后,我再让他去找那魏羡。” 陈平安点头道:“回头我就去和魏羡说一声。如此一来,这幅堪舆图,我收得心安理得了。毕竟有我们这样的高手指点,千金难买。” 姚镇一拍桌子,大笑道:“对嘛,你现在这种不要脸的蔫儿坏,像我年轻时候,难怪咱们投缘!” 陈平安苦笑摇头。姚镇乘兴而来乘兴而归。 陈平安摊开那幅堪舆图,从方寸物中取出那方水字印,轻轻呵了口气,往埋河水神庙和碧游府两地,重重盖了两下,这才收起了水字印和堪舆图。 他继续浏览玉简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巴掌大小的玉简,正反两面篆刻了足足五千多字。正面为那仙家炼器诀的正文,反面是水神娘娘的注释和心得。 虽然表面上只是一门炼化器物的口诀,其实是说那五行大道,文字内容洁净精微,宗旨高远。因为水神娘娘是从一块祈雨碑文中悟得,她便以五行之水作为开端,来清晰地阐述大致脉络,水,五脏中肾主水,五官为耳,五觉为声,五指为尾指,五液为唾,五音为羽,五志为恐,五祀为井,主神为北方玄武。 涉及的气府窍穴,具体应该如何炼化,在玉简背面,水神娘娘皆有详细解释。她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连这门仙家道诀能够炼化金身和香火一事,都明说了。 陈平安看得惊心动魄,这才知道碑文上篆刻的“一滴天上金瓶水”,大有深意,是说口诀修行大成之后,简直就等于是将整颗金丹融化为水精的功效,润泽五脏六腑。“满空飞线若机杼”,则是将人体内经脉的“驿路”,牵连呼应。而“化作四天凉,扫却天下暑”中的四天,又涉及道家青冥天下,那座白玉京高楼中的四层,能够以四种道法帮助修士降服心魔,这可就不是旁门左道了,而是道家最正宗之法。这简直就是所有元婴地仙梦寐以求的通天坦途,行走其中,等于“山登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