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乱起太平山》:下笔有神 (第12/12页)
大赦,一闪而逝。 钟魁站起身,伸手按在陈平安阴神的肩头,笑道:“仔细看清楚了,就知道好不好玩了。” 两人猛然坠入河水。 阴神夜游,看待世间万物,亮如白昼,即便是在河水中,一眼望去,依旧视线毫无阻碍,眼力与陈平安真身的武道修为持平。 陈平安算是见识过许许多多的鬼魅精怪了,还是第一次感到……恶心。 埋河水底之下,陈平安和钟魁四周,“站”着密密麻麻的水鬼,它们静止不动,多是身穿雪白衣裳,尤为漆黑的头发遮住面孔,头发直直落下到腰间,像是矜持的大家闺秀出门上街,戴了一顶俗称市女笠的幂篱。 不仅如此,陈平安低头望去,看到了一双大如灯笼的银白眼眸,冰冷异常,死死盯住他们两人,却看不清它的身躯。 双方隔着至少一里路,那双眼眸依旧如此硕大,可想而知,若是近观,此物何等庞然。 钟魁笑道:“它和水鬼们,都是给你引来的,只是不敢下嘴,一来你这阴神虽然只是个雏形坯子,可还是有些不同寻常,它们便不敢妄动,只是实在眼馋,就不断汇聚在一起;再者它们包藏祸心,希冀着你能够惊动河底那头妖物,厮杀一番,它们好分一杯羹。结果你刚好在水神庙这边停下,就不再挪窝了,底下那头妖物估计都快要气炸了,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埋河水神娘娘的那座碧游府,离这里可不算远。” 既来之,则安之,陈平安环顾四周,就当是欣赏风景了。 钟魁也在张望,喊道:“刚才那位长得很好看的水鬼姑娘,你还在吗?你要是不愿继续做这水鬼了,我可以一巴掌拍死你,至于能不能投胎,我不敢保证,但是帮你脱离河底那头妖物的束缚,不用再帮它作恶害人,不难。” 那对灯笼稍稍变大了几分,陈平安下意识眯眼望去。 就像小时候在田边钓黄鳝,偶然见到一条,黄鳝的头颅和身躯缓缓游弋而出。这头埋河妖物,粗略估算一下,竟是比棋墩山那两条黑白蛇蟒还要巨大。 陈平安问道:“那位埋河水神不管它吗?” 钟魁笑道:“不管?怎么不管。这位脾气暴躁的水神娘娘,之所以不爱现身露面,就是一次次试图搏杀此妖,已经有三次伤及金身根本。几乎每三四十年,都要教训一次这头妖物,一百年中,甚至还会有一次真正的生死厮杀。最惨的一次,水神庙金身都出现裂缝了,碧游府也给淹没了大半。” 陈平安更奇怪了,又问道:“朝廷不尽力围剿它?大泉朝廷做不到的话,你们书院不管?” 钟魁双手抱住后脑勺,解释道:“世事不简单嘛。这头水妖能够活到今天,除了靠道行之外,还是靠它的脑子多些。再说了,桐叶洲中部这么大,大伏书院就那么点人,能够打得死这条妖物的,就更少了。书院读书人要修身养性,每天读书做学问,很忙的,争取做贤人,做君子,做圣人,做能够在中土神洲那座文庙里头塑像的大圣人,读书之外,事情就更多了。再说了,大泉王朝本就已经有一位君子待着了。” 陈平安点点头,心中了然。 藕花福地那一趟游历,人间百态,尽收眼底。 钟魁说早有书院君子坐镇大泉王朝,陈平安被一点就透,想来那门户之争,书院亦有。 钟魁接下来让陈平安大开眼界,他指着河底那对灯笼说道:“你再瞪我一眼试试看?信不信我把你剥皮抽筋,送去给埋河水神当贺礼?” 那头水妖缓缓退去,那些水鬼也随之散去。 陈平安问道:“贺礼?” 钟魁点头道:“我之所以来此,是因为得到消息,埋河碧游府要破格升为碧游宫,大泉刘氏这个决定,我们书院默认了。其实本来大泉王朝是没这个资格敕封‘宫’的,估计是蜃景城那位君子用以亡羊补牢的手笔吧。” 一位获得“正统”二字的江河水神,必须先要获得朝廷认可,君主颁旨册封,礼部赐下金书玉牒、银签铁券,载入一国朝廷谱牒后,才有资格立祠庙、塑金身,受人间香火。与此同时,还要获得一洲邻近书院的点头认可,不然依旧属于一洲淫祠之列。一些个地方水神的小庙可以不在乎,但是大的水神庙,却视为大道不全,会竭力恳请皇帝向儒家书院求来一部圣贤典籍,供奉起来,共受香火。 至于那部儒家典籍是哪位圣人的著作,可以酌情而定。一般都是书院看着给,但也有极少数腰杆硬、犟脾气的水神,会自己挑明了讨要某位圣人的某部典籍。 不过这种情况屈指可数,在桐叶洲更是千年难遇,敢跟浩然天下七十二座书院较劲的一根筋水神,怎么可能多? 钟魁没有告诉陈平安所有真相,他之所以暂时离开狐儿镇,凑这个热闹,就在于碧游府那个出了名暴躁的水神娘娘,非但没有因为即将由府升宫而受宠若惊,对大泉刘氏和大伏书院感激涕零,反而扬言要某本圣人典籍坐镇水神宫,不然她会继续悬挂那块“碧游府”匾额。 而那本圣贤典籍,如今可与“圣贤”半点不沾边了,这才是最让大泉刘氏崩溃的地方。 因为那本书,出自昔年文圣之手。 钟魁一听是这么场闹剧,就觉得这趟碧游府之行,自己是非来不可了,只是他没有想到会遇上阴神远游的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