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误入藕花渡》:远观近看 (第5/13页)
多就是“我不为难这个人间,但莫要奢望我善待人间”。 南苑国京城某处,有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站在肉包子铺前,流着口水盯着热气腾腾的笼屉——层层叠叠,泛着香味。 掌柜嫌弃她碍眼,怒斥赶人。小女孩挺直腰杆,摊开手心,示意自己有钱——五文钱。掌柜正眼也不瞧她,依旧让她滚蛋,见她还不愿意走,拎了一张板凳就要打她,吓得她赶紧跑开。 到了远处,小女孩眼神阴沉地望着那间铺子,咧咧嘴,转身走向一家卖烙饼的摊位,买了两张大饼,还余下一文钱。 其实她吃一张饼就能把今天对付过去,一开始她也确实只吃了一张。可是走着走着,她就开始天人交战,最后便找了一处墙根,将原本是明天伙食的烙饼给吃掉了。吃完之后,她似乎有些后悔,便狠狠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但是起身后,难得肚子饱饱的她就开始雀跃起来,一路撒腿飞奔,偶尔抬头望向京城上空的点点纸鸢,充满了艳羡。 这一夜,她没有回“自家”那处小窝。夏夜清凉,睡哪儿不是睡,不会死人的,就是蚊子多,有些恼人罢了。 有一家境还算殷实的富人门户,门口摆着一对手艺拙劣的石狮子,而且形制古怪,不是蹲坐姿势,而是四脚着地,仰头远望。石狮子不高不低的,刚好让小女孩爬到背脊上。她先是坐在上边看了一会儿夏夜的星空,掏出那枚仅剩的铜钱,透过那个小小的方孔,望着大大的星空。那一刻,她满脸笑意。 之后她便藏好铜钱,趴下酣睡起来,很快就发出轻微的呼噜声。 隔壁那只石狮子上,陈平安盘腿而坐,转头看了眼沉沉熟睡的小女孩,眉头紧皱,难以释怀。他不再多想什么,开始闭上眼睛,练习剑炉立桩。 小女孩趴在石狮背上,睡相香甜。 清晨时分,大门吱呀作响,小女孩瞬间醒来,跳下石狮背脊,蹑手蹑脚,猫着腰,沿着墙根逃离此处。 陈平安当然比她更早“起床”,在远处看着她离开后便不再跟随她的行踪,返回自己的住处。陈平安在京城南边租了一栋宅子的偏屋,附近有条状元巷,名头很大,其实比起家乡杏花巷都不如,住着许多赴京赶考的寒酸士子。这些人春闱落选,付不起返乡的盘缠,在京城又可与刚刚结识的朋友切磋学问,就这么定居下来。 陈平安只有房门钥匙而无院门钥匙,所以他是掐着点回来的。此时院门已开,他回到自己屋子,关上门,瞥了眼桌上的那叠书籍以及床上的被褥,发现都被动过了。一点点蛛丝马迹在陈平安眼中也十分突兀,他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好在东西倒是没少。 陈平安之前不住这里,而是在一家客栈下榻,要了一间大屋子,可以随意练拳练剑。后来寻找道观无果,心境越来越烦躁,陈平安破天荒停了走桩和剑术,为了省钱,便搬来了这边,只会偶尔练习剑炉立桩。 陈平安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怔怔出神。 总这么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不是个事儿。 受益于在剑气长城上滴水穿石的打熬,后边又有飞鹰堡两场大战,尤其是邪道修士丹室自爆,灵气倾泻如洪水,让陈平安那场逆流而行收获颇丰。陈平安如今武道四境有些瓶颈松动的迹象,但是总觉得还欠缺一点什么。他有一种模糊的直觉:四、五境的门槛,他只要愿意,可以很快就一步跨过。但他还是希望更扎实,实在不行,就像陆抬当初所说,去武圣人庙碰碰运气,要不就是寻一处古战场遗址,寻找那些战死后魂魄不散的英灵、阴神。 总得找点事情做做,不然陈平安都怕自己发霉了。他决定在南苑国京城待到夏末,再找不到那座观道观,就返回东宝瓶洲,把精力全部放在武道上。崔瀺的爷爷就在落魄山竹楼,陈平安对此信心很大,跟宁姚的十年之约说不定可以提前几年。 不过陈平安还是有些发怵,就怕那个心比天高、拳法无敌的老人扬言要将他打磨成什么最强五境、六境。当初三境已是那般大苦头,陈平安真怕自己被他活活打死,还是疼死的那种。 陈平安双手抱着后脑勺,缓缓闭上眼睛。 不知道阿良在天外天跟那位传说中真无敌的道老二有没有真正分出胜负。 不知道刘羡阳去往颍阴陈氏的遥远路途中,看过最高的山有多高,看过最大的水有多大。 不知道李宝瓶在山崖书院读书开不开心。 不知道顾璨在书简湖有没有被人欺负,记别人仇的小簿子是不是又多了一本。 不知道骑龙巷铺子的桃花糕,阮秀姑娘还喜不喜欢吃。 不知道张山峰和徐远霞结伴游历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可以一起出生入死、降妖除魔。 不知道范二在老龙城有没有遇上心仪的姑娘。 陈平安想着心事,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有飞剑初一、十五在养剑葫内,其实陈平安这一路风餐露宿,并不太过担忧。 这栋宅子的主人家是三代同堂,有五口人。老头喜欢出门找人下棋,棋力弱,棋品更差,咋咋呼呼的。老妪言语刻薄,成天脸色阴沉沉的,很容易让陈平安想起杏花巷的马婆婆。年轻夫妇二人,妇人在家做些针线活,操持家务,每天给婆婆骂得脑袋就没抬起过。她男人,按照南苑国京城的老话,是个耍包袱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