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解怨人_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节 (第3/3页)

不到啥这几天就先回去了。”
  那妇女点头:“那你接着溜达吧,我们先走了。”说了,喊了身边的伙伴,一起向村外走去。
  我这个人耳朵尖,虽然她们已经走很远了,我还是听到一个女的跟旁边人嘀咕:“这小子这两天我就看到他在村里瞎转了,是不是没啥能耐来这蒙事的啊?”
  “我看有点像,也不知道老于家那大小子怎么想的,花钱找来这么一个人,有那闲钱问问村里吴大神儿不行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另一个人也道。
  我听了无奈地笑了笑,转身往别的地方走了。
  干我们这行的本身就容易被人产生误解,据李兴林说,他以前在解怨时遇到性子急的,被指着鼻子骂骗子都是轻的,还有跟他动手的。不过这行业就是这样,当你真正把那些怨魂的怨气解除,再安安静静地送走,得到的那种感激也不是一般职业能享受得到的。
  这一上午,又是无功而返,就在我要回于长辉家的时候,遇到了一伙赶集回来的村民,有男有女的,每个人手中会或多或少地抱着一下东西,不过他们的表情有些奇怪,有的人喜滋滋,有的人一脸的郁闷。
  第五章 村民的荒诞逻辑
  还没有到跟前,我听到一个女人问同伴:“二嫂,你今天捡了多少东西?”
  那个被称为二嫂的女人一脸晦气:“嗨,别提了,今天我倒霉,就捡了三双袜子,先前我看一条裤子我挺喜欢的,不过捡东西的时候,被那个卖货的看到了,没捡成,还差一点儿干起来。你呢?”
  “我运气不错,你们看看这件夹克衫——”说着,那个女人晃了晃手里的东西,神情十分的得意。
  说话间,她们就来到了我跟前,可能是看到了我这个外人,她们都住了口,一个人跟我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跟我擦身而过了。
  我盯着这些人背后看了好半天,突然想到一件事,于是我转身回了于长辉家,进了门,我发现于大嫂正在做饭,而于长辉则没在家,我就问于大嫂:“大嫂,你家大哥呢?”
  于大嫂直起身子:“他去赶集了,应该快回来了吧。”
  我想了一下,然后问她:“大嫂,今天我在村里溜达的时候,看到一些人说说在集市上捡东西,你告诉我,她们说的‘捡’是什么意思?”
  于大嫂混不在乎的道:“还能有啥意思,就是没花钱,在那些摊子上拿的呗!”
  虽然我早有猜测,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脱口道:“偷?”
  于大嫂不满地道:“说偷多难听啊,我们村里都说‘捡’。”
  我对她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一阵无语,明明是偷东西,还偏偏换一个称谓,难道说“捡”就能改变偷东西的本质了?
  可能是看我的脸色有些不好,于大嫂撇撇嘴:“大兄弟肯定是没怎么在乡下待过,你可以在附近这十里八村的问问,哪有赶集不出去捡东西的啊?”
  我靠,听到于大嫂的话我顿时一口气噎在了嗓子中间,要说自打我出生到现在,虽然没出过什么远门,但是附近的十里八乡我可没少走,能把偷东西说得理直气壮的我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听于大嫂话里的意思,似乎认为他们干这种事,别的地方农村也应该和他们一样似的。
  这是什么鬼逻辑啊?
  过了好半天,我才问道:“那……你们偷……不是,你们这么捡东西,那些卖货的摊主能受得了吗?”
  于大嫂道:“小兄弟你想东西就是太单纯了,不错,我们这些乡下人确实会捡一些东西,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也花钱买啊,你是不知道,他们这些做买卖的都是赚大钱的,少那么一件两件的也不碍的,就当便宜卖了呗。你想啊,他们要是不赚钱,明明知道我们这里捡东西的多,那还能来?再说了,我们不照顾他们生意,他们不早就饿死了啊!”
  说良心话,自打我来到王家围子,对于大嫂这个人印象还是不错的,为人热心,谁家有点事,只要吱一声,她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就去帮忙。可是听了她刚才那几句话,我对她的好感瞬间就降到了最低点。
  又过了一会儿,于长辉何从集市上回来了,他买了一些熟食,正好切了下饭。
  我这顿饭吃得没滋拉味的,吃过饭之后,于长辉见我兴致缺缺,就问我:“大兄弟,怎么,还是没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我点了点头,道:“我下午再出去看看,要是还没办法,我明天就回去了,你再看看别人有没有办法吧!”
  连着两天都没有找到什么,我估计已经消磨了于长辉对我的信任,他停顿了一下,这才道:“唉,我也没想到这么麻烦,耽误了小兄弟好几天时间。”
  我笑了一下,没说话。
  下午我休息了一会儿,问于长辉:“你们这赶集那些人几点收摊?”
  “怎么的也得天黑吧!”
  “你下午还去吗?”
  “去,下午我再去溜一圈,一般快到收摊的时候,一些摊主会贱价甩卖,我们赚钱不易,能少花点就少花点。”
  我道:“那下午我跟你去一趟,我想到了一些东西,应该和跟他们有关?”
  于长辉奇道:“我们这闹邪,怎么还和赶集有关了?那地方离我们这三四里呢。”
  我没有解释:“你领着我去就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