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解怨人_第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节 (第3/4页)

在是太颠了,有一些事情我听得断断续续,有点连不起来。
  这回静下心,我重新让于长辉把事情的经过跟我好好地讲一下。
  “叶兄弟,先头虽然跟你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这发生怪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于长辉喝了口茶水然后说道。
  我看着他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听他说着。
  于长辉是杨家围子的老户,据他说,从他爷爷那辈,就在这里落户扎根了,他们是哥两个,刚开始的时候,是同住一个大院子,和家里老爷子一起生活的,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是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能过得去。
  不过年后他们家里出现一件事,让他们一家有了隔阂,虽然事后证明了彼此的清白,但是隔阂这东西就跟破碎的镜子一样,即便是对得在严丝合缝,裂痕就是裂痕,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完美无缺。
  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今年的正月十七,按照习俗,正月逢七都叫“人七日”,这一天都是要吃面条的,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于长辉是家里的老大,按照惯例,整个正月,自己一大家子人都会聚在他家热热闹闹地过个年,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完饭,摆上桌子打麻将。打得也不大,两毛五抻直,那时候流行的玩法是“穷胡”,最大的输赢顶多也就是两块钱。
  不过那天很邪性的是,坐在东首的于大嫂手气特别的旺,不是胡“夹”,就是,连“搂宝夹”也胡了好几次,虽然只是两毛五的小麻将,但是连做庄带胡牌的四圈牌下来,竟然赢了四五十块。
  相反,于长辉的弟媳赵海燕自打上了牌桌,就一把没胡过,于大嫂赢的钱中,最起码有百分之八十是她贡献出来的。
  赌钱就是基本上都有的特点,那就是输了钱的人想要赢回来,而赢的人还想赢。赵海燕这人平日就有点小心眼儿,平日里花钱买个针头线脑的都是心疼胆疼的,今天输了这么多,眼珠子都快红了,不过她不好要回来自己输的钱,只打上了于大嫂座位的主意。
  于是,四圈牌一过,赵海燕便强烈地要求换庄,虽然于大嫂感觉这里是她的风水宝地不想换,不过作为赢家,她又不好拒绝弟媳的要求。不过换了装置后得于大嫂手气依然好得无与伦比,而赵海燕似乎比刚才的手气更背。
  又过了四圈,于大嫂的弟媳见自己手气毫无起色,就开始耍赖,以自己没钱为借口开始欠账。打麻将的彩头如果变成了白条,很容易让人失去继续下去的兴致,又打了两把,于大嫂开始兴致缺缺,她看了看墙上的石英钟,见时间差不多了,就推牌想去做饭,不过已经输急眼的赵海燕却说什么也不让大嫂走。
  第二章 闹邪
  于大嫂也是被缠得有些烦了,就对赵海燕半开玩笑地道:“海燕,你要接着玩也行,先把欠的钱还上。”
  不想她这一句话捅了马蜂窝,赵海燕一下就怒了,开始夹枪带棒地说自己大嫂看不起自己,根本就没拿自己当成老于家人。
  于大嫂有些哭笑不得,就对赵海燕道:“我也没说什么,你生什么气啊,你要是因为自己输得太多不痛快,就告诉我输了多少,我还给你还不行么?”说着把赢的那些钱丢在了牌桌上。
  赵海燕也是个脸大的,翻了翻自己的口袋:“我一共输了八十多块。”于是就上桌上拿钱,不想把桌上的零钱数了好几遍,她发现桌上的前才六十九。
  这下她不干了,说于大嫂不讲究,自己把钱给密下了(东北方言,意思是别人不知道就私自留下了)。
  于大嫂见赵海燕得寸进尺,不由气道:“愿赌服输,以前打麻将的时候,你赢了也没见你把赢的钱吐出来啊,我就是拿出的少了又怎么样?再说了,我今天赢的钱都在这,我拿都拿出来了,为了那三十二十的,至于么?”
  被于大嫂一顿数落,赵海燕感觉到自己被削了面子,不过就是这样,她还是腆着脸把桌上的钱收进了自己的口袋。
  虽然拿回了钱,但是赵海燕还是不满意,她饭也不吃了,招呼自己男人回家。
  见她这样,赵大嫂心里不痛快,所以也没有留她,虽然于长辉的老父亲看不过去开口说了两句,但是赵海燕从来就没太拿自己的公婆当回事,连句话都没说,自己穿好棉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