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说好要离婚_分卷(5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54) (第3/3页)

有这个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打官司,最后一定会自认倒霉,求贺彰私了。
  没过几天,小西果然认输,协商之后愿意在微博上公开道歉,并且做出赔偿。
  这件事还闹到了小西所在的学校,他被校方被劝退,因此不得不回国,两年的辛苦也打了水漂。
  顾长霁知道这件事之后,还是相当解气的。
  只有贺彰因为吴圆的事耿耿于怀。
  顾长霁没告诉他自己去找过闻华笙的事情,其实他甚至都没告诉贺彰吴圆那些卖身求荣的事。
  他不忍心。
  喜欢过的人是这副样子,换谁都会接受不了。现在贺彰已经够难受了,没有必要再给他增添心理阴影。
  闻华笙知道自己的儿子居然被威胁了这么久,极其恼火。
  据顾长霁从李熙那儿听来的说法,出版社那个交流项目做出了人事变动,而且变动的理由颇有些牵强。
  看来闻华笙是要有些动作了。
  顾长霁心里又是觉得爽,又有些忐忑。
  第67章
  70
  打官司的事有律师帮忙处理, 顾长霁就只关心手头上的事。
  时间过得飞快,一月上旬,流浪诗人的纪录片素材全部拍完, 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分钟。
  就这些还要经过不断的删减,保留最精华的部分,与之后的素材结合。纪录片总长预计一个半小时,还要算上片头片尾。要把这些剪到一起,实在是巨大的工作量。
  到了一月底, 顾长霁才看到初步剪辑后的片段,有种这已经是成片的错觉。他都不敢相信这个导演也是第一次拍旅行类的影片。
  盛大的节日,孤独的灵魂, 浪子受城镇居民的邀请在墙壁上写下诗句,和陌生的人群融为一片,再安静地结束旅程。
  太对顾长霁胃口了,他一拍大腿, 问导演:那个诗能不能让大师也给我写一份?就是那个什么,他不是只身的玫瑰,抬首就看见梦的, 我也要一份手抄版的!还要签名!
  顾长霁双眼亮晶晶的, 实在让人拒绝不掉。导演只好说他尽量试试。
  顾长霁:您真是个好人。
  导演:?
  给谁发卡呢?
  导演可能没那个空闲去帮顾长霁追星, 因为下一段拍摄马上就要开始了。
  临近春节,这次拍摄的嘉宾是两个六十来岁的老妇人, 她们的丈夫都已经过世了,儿女们各自成家,为了生活奔波,鲜少有时间与她们见面。平时辗转在儿女家中度过新春,而这次的拍摄于她们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 甚至说得上是姗姗来迟的叛逆。
  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状态,以及气温低下,摄像组推荐的路程相对体贴些,选择了交通便利、不需要花大量时间走动,而是可以走走歇歇、体验另一个城市烟火的路线。奶奶们也很会体验生活,她们的春节,想在下午去看当地的舞狮表演,晚上去唱歌,然后回民宿包饺子,再做一顿两人的年夜饭。
  顾长霁听完这个规划,心生羡慕:我也想这样。
  吴英秀是个最怕寂寞也最爱热闹的人,所以绝不会让小辈在团圆的时节离开自己,至少五十年内顾长霁是不用想这件事了。
  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和贺彰说个不停。
  贺彰在埋头写谱子,看起来完全没有认真听。
  顾长霁唉声叹气。今年过年,贺彰的档期满满,连个年夜饭也不能回家吃,顾长霁只能自个儿回顾家过年去。
  明明和两年前没什么区别,但身边少了贺彰陪着,他就觉得缺了一块儿。
  也许是因为都得了空,高中时的校友忽然都活跃了起来,说要聚一聚。他们盛情邀请顾长霁,统统被顾长霁拒绝。他可没那么多闲心情。
  而且见到从前的人,只会让人想到那些乱七八糟的烦心事,进一步又想起吴圆。
  这个名字近来在他视野里淡去了,可能是隔得太远,他有时候都产生了吴圆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的错觉。
  事实上吴圆正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度,努力地工作着。
  本来他相当讨厌这份差事,要经常走动,和一些叽里呱啦讲带味道的英语的人打交道,有时候甚至还要去到乡下,或是经过贫民区。
  他极少单独行动,死死地缠着那位新派遣过来的搭档。这位搭档不仅年轻,而且相貌相当不错,体格也超出常人,听说从前是学体育的。
  于是渐渐的,他也不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反而乐在其中了。
  只是这位搭档总是很沉默,并且和他保持着距离。
  吴圆虽然觉得寂寞,却懂得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因此没有露骨地表示什么。只是有这么一个优质的男人在身边摆着,却只能看不能碰,他心里空得很,很想排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