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矫诏 (第2/2页)
真,恐怕王匡都不敢入京师吧? 他的脑袋,是一定要掉的。 更何况,王匡是袁槐一手提拔上来的。 “朕,坦坦荡荡,看看他敢不敢来对峙!” 王允不再多说什么。 191年十月中旬,刘辩的圣旨抵达河内。 太守王匡接旨后,不知所措。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太守大人,恐怕这是有去无回。”韩浩道。 王匡深以为然,推脱身体不适。 刘辩再下圣旨,让王匡将先帝遗诏送到京师。 王匡再次推辞。 明眼人都有所怀疑了。 司隶校尉朱儁更是直接建议道:“陛下,如今大汉朝经不起折腾了,请下旨将陈留王刘协召入京!” 朱儁是打算控制刘协,将一切苗头扼杀起来。 “若是逮捕了朕的弟弟,岂不是让人浮想联翩?朕偏偏不!”刘辩冷冷地道。 “陛下!” 朱儁恳求道:“此乃别有用心之人的诡计,千万不能让他们得逞。” “朕的威严何在?”刘辩再次拒绝。 “只要陈留王不反叛,朕就不会动手,保他一世荣华!” 刘辩当朝宣布了此事。 众人心中酸涩。 陛下就是如此真性情之人! 心胸宽阔,仿佛容纳天地。 与他争夺的帝位的兄弟,尚且能够宽容。 更何况是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们呢? 曹操、张辽、吕布等人更是感慨。 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他们怎么可能不担心! 只是刘辩用行动,令他们释怀了。 “陛下,可改封陈留王刘协为弘农王,迁入关中。” 这是王允给出了建议。 刘辩没有采纳。 “假的不可能成真,就算敌人强大,朕也无所畏惧。” 刘辩展现出了无比的信念。 王允忍不住怀疑,陛下该不会是引蛇出洞吧?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他否决了。 怎么可能……! 王匡两次不接受朝廷的诏书,刘辩直接下令罢免他河内太守的职务。 事到如今,王匡只能一路黑到底了。 “伪帝之命,匡不受。” 刘辩都忍不住笑了。 “王匡河内太守的职位,不是朕给的吗?难不成太傅说话,比朕还管用?” 百官心中凛然。 不久后,朝廷下达文书,斥责王匡为叛逆,悬赏他的头颅。 局势愈演愈烈! 之前在宫殿前为袁槐请命的大臣们,一个个收起膝盖,回到家中,认真写了检讨。 次日,百官齐齐上书请罪,什么认人不明之类的。 这个时候,谁还敢为太傅袁槐说话? 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叛党! 刘辩不知不觉间,瓦解了百官带来的压力。 他等的就是袁槐的后手。 身为太傅,汝南袁氏的领头人,袁槐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没想到的是,袁槐的手段,竟然会如此激烈。 “侯非侯,王非王……” 这首童谣,是刘辩命贾诩散播出去的,为的就是拿捏袁槐。 只是现在,袁槐直接祭出大招“先帝遗诏”。 天下的局势顿时动荡起来! 作为执棋之人,刘辩只想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